首页

踩踏之家小刚系列

时间:2025-05-30 05:04:47 作者: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五年攀升,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浏览量:54019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(记者 夏宾)过去十多年来,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,城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齐头并进,民生福祉持续提升。

 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的《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》(下称“报告”)显示,2024年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(DES-CSI)达86.4分,同比提升1.4分,连续五年创新高;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.9分,连续两年增长,数字乡村发展动能不断释放,彰显“数字惠民”实效。

 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,中国10余个重点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。

  报告显示,2024年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苏州6个城市满意度首次迈进88分门槛,形成“第一梯队”;重庆、武汉以超城市平均分(86.4分)的表现紧随其后。15个城市满意度实现同比提升,长沙、杭州、深圳、北京增幅均超2分,数字经济“头部效应”与“整体跃升”特征显著。

  从服务业态看,20个数字经济主要业态满意度均超过85分,即时通讯、移动支付、线上直播位列前三。其中,线上直播、智慧旅游等新兴业态满意度提升最快,反映出数字技术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成效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生成式人工智能在16个城市的平均使用率达34.1%,较2023年激增26.3个百分点,已融入办公、学习、娱乐等多元场景,但生成信息真实性、功能实用性等仍需突破瓶颈。

  从发展维度看,数字竞争、参与、保护指数均显著提升,消费者对创新应用丰富度、消费维权效率、交易安全的认可度大幅提高。尽管数字共享指数出现回落,但70.6%的受访者认可数字经济提升个人生活质量,折射出技术进步对民生的直接赋能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持续提升,差异化发展路径成效初显。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。报告显示,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.9分,较2023年提升0.7分,连续两年保持增长。分省市看,北京以87.2分领跑,山东、河南超81分形成“第二梯队”;甘肃后发优势显著,满意度提升2.3分,成为进步最快省份。

  在发展维度上,数字乡村竞争指数提升显著,智慧农业、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,乡村物流体系持续优化,农产品网络销售从业者数量显著增加。然而,数字参与指数出现回落,反映出乡村居民数字技能熟练度、网络消费潜力仍待挖掘。

  此外,数字共享指数稳步提升,83.7%的受访者认可网络质量与生活便利性的改善,但数字医疗、数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需补短板。

  针对调研发现的城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、民生领域服务短板等问题,中国质量协会给出多项建议,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,重点提升乡村数字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。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电商、乡村文旅等特色产业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。三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,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,让数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西举办“两岸一家亲 携手创未来”台胞联谊座谈会

3月1日,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公布一组降水数据:徐家汇气象站2月总降水量达162.7毫米,是常年平均降水量的2.5倍,居该站有正式气象记录150年间的历史第二位。仅次于1906年的180.9毫米。

都找到了!广州沥心沙大桥上“接力”拦车的5名英雄

同时,会同有关部门推动《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》国家标准落实,推动地市级检察机关和共青团组织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全覆盖。落实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及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意见,依法惩治利用网络实施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。通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、建立会商机制、专题报告等方式,推动区域和行业治理。落实《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》,打通未成年人保护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澳门处处“中国红” 多彩活动迎国庆

2015年春天,嘎拉村迎来了全新的桃花节,“桃花村”的名声不胫而走。第二年,嘎拉村桃花节旅游收入就突破100万元。越来越多的游客远道而来,只为一睹桃花盛景。

中央纪委内设部门点名四个“内鬼”,有反腐信号

8月15日,天津游泳中心,获得巴黎奥运会男子4X100米混合泳冠军的天津籍运动员王长浩载誉回津,天津游泳中心食堂精心准备了喜面,欢迎王长浩凯旋。

中国气象局统计显示,8月,我国气温创新高。全国平均气温22.6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1.5℃,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,有1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。受持续高温影响,8月长江中上游沿线多地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